2025年CMEF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即將拉開帷幕,這場匯聚全球5000+頂尖品牌的醫療科技盛宴,既是企業展示實力的舞臺,更是一場無聲的營銷廝殺。在數萬平米的展館中,如何讓專業采購商在您的展臺前多停留1分鐘,可能就意味著數百萬訂單的差距。
展會基本信息:
名稱:第92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
時間:2025年10月(具體日期待定)
地點: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預計規模:5000+ 展商,30萬+ 專業觀眾
醫療行業的特殊性讓展臺設計面臨更高要求——既要體現科技感與專業性,又要傳遞人文溫度,還要在有限時間內讓采購商快速理解復雜產品價值。
然而,我們調研發現超過70%的醫療展臺正因設計誤區淪為“無效背景板”,大量商機正在流失!
誤區一:技術堆砌癥候群,專業價值模糊化
“把最新科技全搬進展臺就對了!”這是許多醫療展商的常見誤區。某醫學影像企業曾在200平米展區同時布置VR手術模擬、全息投影、AI問診機器人等8項高科技設備,結果觀眾平均停留時間反而不足3分鐘。
問題核心在于:
信息過載導致決策癱瘓:采購商在短時間內無法聚焦核心產品價值
技術演示與臨床應用脫節:某內窺鏡企業展示4K成像技術時,未同步呈現手術實景對比,錯失多家三甲醫院采購意向
專業信任感被娛樂化削弱:過度酷炫的燈光音效讓重癥監護設備顯得不夠可靠
誤區二:人性化缺失,采購體驗“冷冰冰”
醫療采購決策鏈涉及臨床醫生、設備科長、副院長等多角色,但多數展臺設計卻忽視這點。某超聲企業將200萬高端設備直接陳列在嘈雜過道旁,導致采購商無法聽清技術講解。
更致命的問題包括:
無障礙設計空白:輪椅無法進入的洽談區,讓國際采購團負責人被迫離場
交互設計反人性:需要佩戴手套操作的觸控屏,讓外科醫生集體放棄體驗
空間壓迫感強:某血液透析機展區層高僅2.1米,專業觀眾停留率下降40%
誤區三:可持續性作秀,綠色設計流于表面
隨著歐盟新規要求醫療器械申報碳足跡數據,環保已成為采購商的核心評估指標。但許多企業僅在展臺放幾盆綠植就宣稱“綠色展臺”,引發專業觀眾反感。
真實痛點:
材料選擇失當:某手術器械商使用不可降解的PVC板材,與產品滅菌可重復使用理念相悖
能源管理粗放:LED大屏全天候播放4K視頻,單日耗電相當于3個家庭月用量
搭建浪費驚人:傳統展臺撤展時廢棄率高達80%
讓設計說話,用專業贏單。
我們不止搭建展臺,更為您構建醫療采購決策的加速器!
展臺搭建的本質是如何讓產品以最好的姿態呈現出來,并吸引客戶。展臺搭建,其實是一個展示的過程,它需要把企業想要傳達給客戶的理念,以及企業的實力和形象通過展架、展柜、燈光等載體展現出來。那么展臺搭建到底要怎么做呢?
在商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傳播變得尤為重要。而品牌魅力的打造,往往從一個小小的展臺設計開始。一個精心設計的展臺,不僅能夠吸引觀眾的目光,更是品牌故事的講述者,企業文化的傳播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通過展臺設計,打造品牌的獨特魅力。
近幾年隨著疫情的發生,展會的延期和停辦,導致很多參展商確定好的展臺方案給反反復復地修改,如此反復的設計-再設計導致了高成本和長時間的設計,已經和主辦方確定了展位,無法因疫情退展位,但是很多展會及時開展,尤其是北上廣深的熱門展會城市,很多參展商就無法盡快決定展臺設計搭建公司,本文就這個問題給參展商幾點建議:
展臺設計效果的呈現需要專業的展臺搭建公司,一個效果出眾的展臺往往更吸引人,那么在做展臺搭建的過程中,有哪些小技巧可以借鑒。
對于標準展位來說,特裝展位設計就顯得非常費時間和精力,其費用也比標準展位要高,那么對于設計師而言,大型特裝展臺的展位如何設計布局?本文就布局分區和功能分布進行講解。
很多人對”展示設計“比較陌生,以為展廳設計和展會設計都是展示設計的一種,不管是展廳還是展會,甚至別的形式的設計,如果弄不清楚,本文就簡單的介紹下。
無論是提升企業形象設計的需要,還是展品的附加值,參觀者的反饋效果都是衡量展會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中國,展示設計的發展和應用時間較短,一直在追趕西方國家。 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運用到展示設計中,既能讓國內觀眾感到親切,又能讓外國人了解中國特色展示設計作品的獨特魅力。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展覽市場中,一個成功的展會不僅需要吸引眼球的展品,更需要精心策劃的布展方案。針對深圳某48平方米的展覽空間,結合多年的布展經驗,以下是一套詳盡的策劃方案,提升展覽效果,吸引觀眾目光。
企業預定合作的展會搭建商,一般的參展商都有固定的合作伙伴,也有從身邊介紹或者自己尋找,但是網上尋找的展臺設計公司怎樣溝通達到自己參展搭建需求,對于要參加展會的企業來說,良好的溝通會讓展會效果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