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重要場所的紅色展廳,其設計不僅僅是一個美學和技術的結合,更是對歷史、文化和教育的深度挖掘與展現。然而,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紅色革命展廳作為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面臨著諸多難點和挑戰。只做有文化內涵的設計,我們結合多年的黨建品牌設計經驗,總結出一下幾個關鍵點,讓我們一起帶著問題去探尋答案。
一、擺脫定位迷局,明確展廳方向
當下全國各地的文旅展館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紅色文旅磅礴發展的背后也暴露著,一個地方的品牌做出效果了,其他地方相繼效仿、照搬,短期可能成效顯著,久而久之便會出現展館流于形式,并無深刻內涵,地方紅色文化也沒有一個主題鮮明,脈絡清晰的發展路徑。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設計之初就要做好三個“明確”:
1、明確“我是誰”:
是側重歷史的紅色文化展廳?是服務黨員群眾的黨群服務中心?還是展現企業/單位黨建成果的特色黨建展廳?用途是核心。
2、明確“為誰做”:
主要面向內部黨員、合作伙伴,還是社會公眾?受眾決定內容深度與表達方式。
3、明確“有何不同”:
結合地域特色、單位屬性、黨建亮點(如特色活動、創新模式),提煉獨一無二的核心特色與記憶點。定位不清,特色難顯!
做好著三個明確,還有堅持“實事求是,尊重歷史”的態度,紅色展廳的靈魂貴在真實,歷史容不得半點虛構。例如在主題展廳籌備時,如果出現歷史史料的真實性疑慮,我們一定要要查閱了大量史料,找到確切記載,才能將其納入展陳,用 “頑固”、“較真” 的態度對待歷史,才能讓每一個細節都經得起后人推敲。
二、突破主題亂流,打造“獨樹一幟”
主題是展廳的靈魂指引,若主題渙散,展廳就像零散拼圖。曾有企業黨建展廳,想體現黨建引領企業發展,卻一會兒展示黨史大事件,一會兒羅列企業日常活動,展區設計元素也雜亂,紅、藍、金等顏色隨意搭配,觀眾很難感受到企業黨建的核心價值與傳承創新。
企業作為科技型單位,在黨建中融入科技元素,主題精準概括黨建引領企業以科技報國的核心價值,體現從黨的科技思想傳承,到現代企業以科技助力黨建工作創新。
展區內容上,從黨的科技政策沿革展示歷史傳承,到企業黨員參與科技攻關、用科技手段開展黨建活動(如線上黨史知識競賽系統、VR 黨建學習場景 )等現代創新內容,都圍繞主題。設計元素統一用科技感與紅色融合的風格,如紅色線條勾勒科技感的幾何造型,搭配電子屏動態展示,形成統一、連貫的視覺沖擊,觀眾參觀時能清晰感受到企業黨建 “傳承紅色,以科技為翼助力發展” 的脈絡,產生情感共鳴,深刻理解企業黨建特色。
三、突破形式桎梏,智慧展廳沉浸敘事
讓展廳成為“敘事者”,讓“老物件”活起來,當我們走進每一個主題展廳,看到的不僅僅是一面面展墻,更是一段歷史歲月的史詩;觸摸的不僅是一件件文物,更是一段段滾燙的記憶。如何讓這些紅色歷史不再停留在教科書里,而是成為能與參觀者一秒入戲,可以對話的 “活教材”?這就要在空間設計和故事呈現上下功夫。
1、要善于用空間講述故事:入口處設計成狹窄通道,營造攀山登峰,突破封鎖線 的壓迫感;
走到 “遵義會議” 展區,空間豁然開朗,象征歷史轉折的曙光;
2、要善于用科技烘氛圍:雪山展區降低溫度,依托虛擬現實技術,搭配風雪特效,觀眾戴上 VR 設備,能 “置身” 某次重要戰役,感受槍林彈雨、戰友并肩作戰的場景,沉浸式體會革命艱辛
3、要善于用裝飾引回憶:多用老木頭、夯土、石材做裝飾,擺放日常使用、帶著 “時光痕跡” 的老物件
4、要善于用光影講故事:艱苦歲月用暖調暗光,勝利時刻用明亮光線
以上圖所展示的渡江戰役”場景為例,謳歌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木帆船為主要航渡工具,一舉突破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并以運動戰和城市攻堅戰相結合,合圍并殲滅其重兵集團。場景的展品內容非常豐富,其中包含一級標題版、圖文展板、人物雕塑、浮雕造型墻、金屬立體字、展柜、燈箱、多媒體等重要文物展品,光影的過渡變化也很自然,既有突出翻越大雪山時艱苦環境的冷色調,也有勝利跨江會師后讓人喜悅的暖色調。
同樣的也可以設置互動觸摸屏,開展黨史知識問答、模擬線上黨課,答對問題有紅色勛章獎勵,答錯可查看詳細講解深化理解;互動沙盤,演示革命根據地發展歷程,通過觸摸操作,直觀看到區域拓展、政策推行等變化,感受黨建引領發展的磅礴力量。從傳統宣傳墻的的 “被動看” 變為 “主動玩、主動學”,學員們真正能參與進來,才能讓黨建展廳真正 “活” 起來、“潮” 起來,成為紅色教育的熱門打卡地。
蘇杭具有中國獨特的浪漫主義情懷,很多美好的浪漫的愛情故事也都發生在這。如果說把北方歷史及江南歷史做一個比較的話,那北方的歷史像是連綿不絕的山峰高大而深厚,江南的歷史像是潺潺的溪水恬靜一般的流淌,讓人覺得那么的心曠神怡。
在中國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瓷器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精湛的工藝技術,成為了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而在眾多瓷器種類中,上虞越窯青瓷以其溫潤如玉的釉色、簡約流暢的造型以及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獨樹一幟,成為了中國瓷器文化中的瑰寶。從東漢中晚期至五代時期,上虞越窯青瓷經歷了從創燒、鼎盛到低落、復興的曲折歷程,見證了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變遷。本文旨在通過深入探索上虞越窯青瓷的發展歷程、技藝特點以及文化內涵,展現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歷史價值,同時展望其未來的傳承與創新之路。
杜拉維特(Duravit)是一家位于德國的衛浴設備制造公司,以其高品質的衛浴產品和創新的設計而享有盛譽。該公司的產品范圍涵蓋馬桶、洗手盆、浴缸、淋浴設備和衛浴家具等。杜拉維特與多位知名設計師合作,以確保其產品在外觀和性能上達到高水平的設計標準。他們的衛浴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備受歡迎,并經常在衛浴行業的領先展會上展示。
在繁華喧囂的都市之中,浙江省非遺館如同一方靜謐的綠洲,靜靜地等待著每一位探尋者的到來。這里,是歷史與現代交織的夢幻空間,是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完美融合,更是心靈得以棲息的詩意棲居地。這座建筑面積達35000平方米,展陳面積15153平方米的宏偉建筑,不僅是中國首座大型區域綜合性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更是收藏、展示和體驗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寶庫,是傳承、利用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平臺。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在每一所學校的校園深處,或許都藏著一座靜謐而又充滿力量的建筑——校史館。它宛如一位沉默卻睿智的長者,靜靜佇立,見證著學校從初創時的篳路藍縷到如今的發展壯大,承載著學校的歷史脈絡、文化精髓、傳統底蘊以及無數師生共同編織的珍貴記憶,是學校精神內涵最直觀、最生動的物質化體現。
“大湖流彩”是我們的設計方案所希望展現的展陳整體意向。將藍天白云下、湖水滋養中的異彩紛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景畫面作為表現的主題。在把握好整體與局部空間氛圍的基礎上,將內容進行合理化的重組與調整,做到類別清晰、重點突出。
在福建博物院的廣闊展廳內,一場穿越時空的壯麗史詩正悄然上演,它引領著每一位踏入這片神圣領域的訪客,深入探索福建古代文明的璀璨與輝煌。這便是“福建古代文明之光——福建博物院基本陳列”,一個匯聚了數十萬年歷史精華,以文物為筆,以時間為軸,精心勾勒出的福建古代文明長卷。
壽文化,這一蘊含深厚歷史底蘊與人文情懷的文化現象,自其誕生之日起,便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精神土壤之中。它體現了人們對長壽的向往與追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壽縣,這座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壽文化更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與傳承,成為壽縣歷史文化的瑰寶。
離太陽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常設展覽,高原之魂·民俗之光